《大佛普拉斯》这部电影是在2017年上映的。从片名来看,《大佛普拉斯》很容易会被误认为是一部探讨佛教的电影。实则不然,影片透过幽默却又沉重的笔法,描绘了底层人民为生存打拼的艰辛,对比于那些权贵者的糜烂与混乱,实在是一大讽刺。该片中,有一句经典台词:人生就这样,落土八分命。这句话揭示了人生的无奈,人的出身决定了八成的命运。与有钱、有权势的家庭出身的人相比,那些底层人民的生活,连填饱肚子都有问题,哪有时间去争取所谓的公平正义,实在是缘木求鱼罢了。
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,笔者不禁联想到诗篇25篇的祷告。诗篇25篇的祷告所教导的与这个世俗文化有着极大的不同。世俗的文化强调的是自我实现、及时行乐、凡事倚靠自己、追求自己的利益等等。而诗篇25篇的祷告却恰好相反,要求人信靠上帝。不仅仅如此,诗人也表达出渴望上帝的公义彰显,盼望上帝帮助他战胜仇敌,让那些不信靠祂的人最终失败。这样的祈求是贴近我们的生活,在我们遭遇到困难、生活陷入困境时,突然发现靠自己是完全不行的,这时,我们确实需要上帝的帮助,透过祂的大能,好让我们能够突破困境。
在祈求上帝的帮助之后,诗人也承认自己的软弱与罪过,他祈求上帝饶恕幼年时的罪过。这提醒我们可能一不小心,就成为阻碍公义的那一方。特别是当我们不愿面对自己的软弱与罪过时,往往就会无视周遭的困境,冷眼旁观社会压迫人的体制与那些压迫人的人。我们成为他们的帮凶,甚至一旦得到权力或地位,即使是小小的,却立刻反过来成为自己眼中那个不公义的人。
而诗人渴望上帝的引导,他祈求上帝用祂的道路、真理引导他、教训他,好让他的生命可以得着拯救。对于以色列来说,道路、真理就是他们的妥拉,是他们成为上帝儿女的确据,更让他们可以从困境中、从罪恶中脱离的关键之一。而这样的渴求就是来自于上帝对于祂的儿女的引导,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中,上帝带领他们出埃及、被掳归回,一再让他们脱离压迫与困境之中。因此,诗人提到了上帝的仁慈与永远不变的爱。这是他们愿意等候上帝的基石。
而电影《大佛普拉斯》的结局更是对于所有信仰者的强烈提醒。即使是我们视若珍宝的基督教信仰,都有可能如同主角一般在象征仁慈的大佛面前猖狂作恶,甚至将尸体藏在大佛里。基督信仰高举着公平公义,却也在考验着人内心的软弱与邪恶。因为在公平公义的大旗底下,往往让一些心怀不轨的人们有机可趁。无论是对他人的苦难视而不见,或者是用信仰掩饰自己的不义,都在在地考验到我们是否真心敬畏上帝、真正地活出祂的道、成为祂公义的器皿。
就如诗篇25篇的最后,诗人宣告说他用信实和不变的爱带领所有遵守他的约和他命令的人,再次强调我们与上帝所立的约以及祂的话语。只有继续信靠上帝,遵行他的话语的人,才能持续在祂的爱中,领受祂在困境中的引领。在困境中的盼望绝对不是静静等待公平公义的临到,而是积极地去实践上帝的话语,不冷眼看待周遭压迫人的势力与体制。透过自己绵薄之力努力实践信仰、落实公平公义。最终,提供了所有受压迫的、受苦的人,有困境中的盼望,耐心等候上帝的公平公义临到。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 (021-6224 3972) 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